目前分類:口語表達 (12)
- Dec 21 Sun 2014 23:30
比恐懼多一點點
- Feb 17 Mon 2014 00:30
女人是最佳的辯手
經典 的演講
陳銘:武大 WTO學院本科,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(博士生)
陳銘的演講內容全文
我在辯論的賽場上拿過世界冠軍,拿過全程最佳辯手,也算得上是小有收穫。但是說實話,有一件事情,真的非常丟人。但是在這裏我必須要向在座所有人坦白:就是在生活的辯場上有那麼一個人,我是從來都沒有贏過,那個人就是我的老婆。所以不知道在座各位會怎麼想,但是我本人是發自內心深處贊同一句話:“女人永遠是最佳辯手”。
但是,凡事總有原因,為什麼呢?後來我開始琢磨琢磨琢磨,我找到了第一層原因,男人總是輸,那是因為男人總是講道理。我有一個飽經滄桑和血淚的小小忠告,告訴在座所有的男士,就是當你面對女人的時候,你永遠永遠不要試圖講道理。因為她們會堅信你解釋就是掩飾,掩飾就是欺騙的開始。
但是,凡事總有原因,為什麼呢?後來我開始琢磨琢磨琢磨,我找到了第一層原因,男人總是輸,那是因為男人總是講道理。我有一個飽經滄桑和血淚的小小忠告,告訴在座所有的男士,就是當你面對女人的時候,你永遠永遠不要試圖講道理。因為她們會堅信你解釋就是掩飾,掩飾就是欺騙的開始。
我老婆有一次,她看中了一款包,她就把我拉過去說她想買。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女人喜歡的包就只有兩個特色:第一美,第二貴。當然女人會比較關注它的前者,男人呢,只能關注後者。所以我老婆一直在看那個包的時候,我也一直在看那個包的價簽。我在數:個十百千。我當時數著數著,我崩潰了,我趕緊把她拉到一邊,我背著這導購我拉到一邊。
我得說服她,我說老婆,你知道咱們中華民族五千年,最美的傳統美德是什麼嗎?勤儉節約呀;你知道當今中國經濟最欠缺的精神是什麼嗎?是支持國貨呀。你看看這個包,你看看這個包的價格,你知道它成本只有多少嗎?你知道它利潤翻了多少倍嗎。你冷靜一下,你跟我一起深呼吸。你想想看,我們家庭現在的經濟情況,我們的收入狀況。你現在買這麼一個包它理性嗎?它負責嗎?它是個現在我們應該有的選擇嗎。你這麼漂亮一個大姑娘,你拎著這麼一個包走在路上,你遭賊惦記呀;你拎著這麼一個包去單位,你遭人妒忌呀。你考慮過單位和諧嗎?你考慮過人際關係嗎?你考慮過你辦公室大媽的感受嗎。
我當時說實話,上到民族情懷、消費理念,下到買這個包的性價比、收現比、收益比、風險比、收支情況對比。我慷慨激昂、鞭辟入裏。我自己都已經快為我自己的沉穩和理性征服了。
然後,然後她只是看著我,眨巴著她的大眼睛,然後她問我說,是你的那些道理重要,還是我重要。傻了吧,你說呀、說呀、說呀、說呀。你的那些唧唧咕咕、滴滴答答的臭道理、爛道理,都比我重要一千倍、一萬倍對不對;在你心裏,我根本就不重要對不對;你根本就不愛我了對不對;你之前要娶我的時候,說的那些你愛我,你愛我,都是騙人的對不對;你根本就不愛我了,對不對。真的,她的眼淚當時已經快要飆出來了。
各位,在座的各位,你說這個時候,你除了宣佈她是最佳辯手,並且掏出銀行卡給她頒獎之外,你還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嗎?
這是我總結的第一層原因,然後我往下深入的踏了一步,完了,我發現了事情的真相,女人永遠是最佳辯手。就是因為女人根本就不是辯手啊。親們。她們是,她們是,評委啊。她們是在你們感情生活中,判斷對錯輸贏,選擇最佳辯手的評委和導師啊。對不對,李詠老師,是不是。很多時候如果您和您的老婆發生了爭執,萬籟俱寂額夜晚,您看向身邊愛人的時候有沒有一種看著導師,甚至是看著導演的這種感覺,對不對。當然,對於我本人來講,我是個辯手,作為一個辯手,大家想一想,還有比發現你對方辯友,其實是評委更深的悲哀嗎。
就在這一份濃的不能再濃的悲哀當中,突然有一個全新的觀點,讓我一下是透亮、豁然開朗。大家想一想,作為一個男人,咱們輸,咱們輸掉了一生的比賽。可是咱們贏,贏得了什麼呢?
那是一顆可愛的、俏皮的,甚至有一點點蠻橫的,但是從不遮掩、從不偽裝的,少女的心啊。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比一顆,願意陪伴你到終老的真誠的少女的心更寶貴的東西呢。所以人生的辯場上,女人永遠是最佳辯手,男人總是輸,女人總是贏。
那只是因為-"愛"。
備註:資訊來源:網路、超級演說家的節目內容。
- Feb 10 Mon 2014 20:00
TED 完美演說 6 配方
由科技(Technology)、娛樂(Entertainment)及設計(Design)3 個字組合而成的 TED,創立於 1984 年,原是一家非營利機構,旨在推廣「值得散播的觀點」。
每一場 TED 演說的時間是 18 分鐘(左右),自 2006 年演說畫面上傳網路,至今已累積超過 1500 場(包含世界各地官方認可的 TEDx 演說),不僅有 40 種語言翻譯字幕,並可自由轉載使用。
阿卡許.卡瑞亞(Akash Karia)是作家、演說家及世界級演說訓練家,曾名列亞太地區十大頂尖演說家之一。在研究超過 200 場精采 TED 演說後,他歸納出 6 個簡報技巧,揭露 TED 演說背後啟迪人心的完美配方。
雖然你這輩子不一定有機會去 TED 發表演說,但是你隨時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。不管在任何場合,只要依循這套配方,你或許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小小的願望,也或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改變。現在就開始練習,把你動人的想法說出來吧!
配方S 簡單易懂(Simple)
配方U 出乎意料(Unexpected)
配方C 具體實在(Concrete)
配方C 真實可信(Credible)
配方E 感動人心(Emotional)
配方S 具故事性(Story Based)
註:原文書《How To Deliver A Great TED Talk》/ 阿卡許.卡瑞亞Akash Karia著
- Dec 14 Sat 2013 23:30
黃小胖/超級演說家
- Dec 01 Sun 2013 07:30
說話的藝術
說 好話、話 說好、好 說話。
說 好話:口生如蓮花,出口即成章。
話 說好:講話有技巧,言語多藝術。
好 說話:狀況沒關係,大事化小事。
為人處世 篇 :
急事,慢慢地說。遇到急事,如果能沉下心思考,然後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說清楚,會給聽者留下穩重、不沖動的印象,從而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。
小事,幽默地說。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提醒,用句玩笑話講出來,就不會讓聽者感覺生硬,他們不但會欣然接受你的提醒,還會增強彼此的親密感。
沒把握的事,謹慎地說。對那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,如果你不說,別人會覺得你虛偽;如果你能措辭嚴謹地說出來,會讓人感到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。
沒發生的事,不要胡說。人們最討厭無事生非的人,如果你從來不隨便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,會讓人覺得你為人成熟、有修養,是個做事認真、有責任感的人。
做不到的事,別亂說。俗話說「沒有金剛鑽,別攬瓷器活」。不輕易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,會讓聽者覺得你是一個「言必信,行必果」的人,願意相信你。
傷害人的事,不能說。不輕易用言語傷害別人,尤其在較為親近的人之間,不說傷害人的話。這會讓他們覺得你是個善良的人,有助於維系和增進感情。
傷心的事,不要見人就說。人在傷心時,都有傾訴的慾望,但如果見人就說,很容易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,對你產生懷疑和疏遠。同時,你還會給人留下不為他人著想,想把痛苦轉嫁給他人的印象。
別人的事,小心地說。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距離,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,會給人交往的安全感。
自己的事,聽別人怎麼說。 自己的事情要多聽聽局外人的看法,一則可以給人以謙虛的印象;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。
尊長的事,多聽少說。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己的事發表太多的評論,如果年輕人說得過多,他們就覺得你不是一個尊敬長輩、謙虛好學的人。
夫妻的事,商量著說。夫妻之間,最怕的就是遇到事情相互指責,而相互商量會產生「共情」的效果,能增強夫妻感情。
- Mar 07 Wed 2012 23:30
肢體語言的重要性
肢體語言,這是一種無聲語言,是一種比有聲語言更能表現個人的情感和態度的語言。美國心理學家 愛德華‧柯爾 在他的《肢體語言》一書中說:「肢體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,而且深刻很多。」若外表令人覺得不舒服,說再多也沒用!先整理好自己儀態,再加上充滿熱情的幹勁,說話一定能打動人心!
根據西方學者教授所研究的「7/38/55」定律指出,在個人形象,一個人說話的內容只佔整體印象的7%,說話表達的方式如表情、語調、肢體動作等,具有38%的影響力,而外表則佔決定性的55%。
換句話說,一個人的外表55%,態度、表情、肢體語言38%,掌握這93%,您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佳的好印象。
在「個人品牌」上,除了發揮內在專業及智慧外,亦提升外在美,於眾多人中脫穎而出,並且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!
在「個人品牌」上,除了發揮內在專業及智慧外,亦提升外在美,於眾多人中脫穎而出,並且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!
- Nov 19 Sat 2011 11:16
從「口」開始
說話人人可說。「大多數成功的人都能言善道,而不會說話的人大都不怎麼成功」。---CNN的主持人 賴瑞‧金 (Larry King) 。可見『會』說話的重要性。說話是一門藝術,且是一門極為重要的藝術。掌握了這門技能,將可幫助你在事業上飛黃騰達,也能幫助你在結交朋友方面廣結善緣,還能幫助你家庭和睦、得享天倫之樂。
我們『會』說話嗎?從「話不投機半句多」到「酒逢知己千杯少」。口語表達的情境,從日常生活和工作職場上的衝突和挫折,來檢視本身的溝通能力。「口才訓練」不可少。掌握了正確的方法,再加上努力練習,累積經驗,從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互動中感受說話的樂趣。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講話有內容,任何人才能了解!希望對方聽懂你的話,說話一定要有條理,確實掌握他想表達的內容,並整合自己的意見。可以從整理資訊做起!「發問方式」百分之百影響溝通品質,學會問問題,就能輕鬆了解對方的「真心話」!「說話者的特質」比話題內容更重要,先磨練自己的「人品」,才能創造優質的對話效果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創造愉快對話的基礎,與人交談時,必須感受他的心情,站在對方的立場發言,讓溝通協調更順利。
肢體語言,這是一種無聲語言,是一種比有聲語言更能表現個人的情感和態度的語言。美國心理學家 愛德華‧柯爾 在他的《肢體語言》一書中說:「肢體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,而且深刻很多。」若外表令人覺得不舒服,說再多也沒用!先整理好自己儀態,再加上充滿熱情的幹勁,說話一定能打動人心!
漸漸地你會發現,身邊點頭問候的人變多了!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自信,再也不用擔心會說錯話。若不希望場子冷掉,從「口」開始,說話有自信,讓老闆、朋友都稱讚你!說話能力是「練」出來的,不是天生的。從今天開始,整個場面你Hold住!築夢生涯 、快樂工作 、提升能力、 開拓視野 、豐富關係 、成功人生。
- Oct 21 Wed 2009 23:30
成長看的見,學習是關鍵
若在團體中,感受到他人,人緣很好或是口才很棒。反觀自己,技不如人。在多元化的社會,人們惟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、自我成長,才能「精進」。經由口才訓練,拓展人際關係,能增加自信心和表達力,秀出好口才、迎接好將來。例如社會職場上,在應徵工作時能有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才能而優先受錄取,在公司裡的產品發表或簡報時能條理分明的表達,其開會討論,溝通協調,業務行銷,及社交場合上台致詞、自我介紹時,都需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。
例如有幾句話台語的諺語內容是這麼說的,(台語)話哪講會ㄟ水,賺錢那賺水。會哪講ㄟ好,人人都ㄛ老。話那講ㄟ清,公司越開越大間。
想要提升自信與魅力嗎?如何開創說話藝術,雕塑語言美感,增進人際溝通,培養領導能力,成為一個到處受歡迎的人嗎?
心動不如馬上行動!改變人生從改變口才開始。
在學習其中,讓我們能夠開朗自信,能說敢秀,表達自我想法與情感。參與舞台練習,將會勇於上台表達自己,能達其所言,恰如其分,暢所欲言,塑造形象。讓人際關係,既暢通又有魅力。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,學習談話溝通技巧,進退應對得宜,提昇語言表達,同時增進自我潛能開發、自我成長、語音訓練、形象塑造。幫助我們如何生涯規劃、壓力紓解、情緒管理、培養領導能力,同時可廣交朋友,肯定自我,擁有健康愉快的生活。
一般人若能進一步加入社團組織,參與服務,那就更有機會接觸『說』的機會,成長的過程當然就更快、更迅速一些了。口才是要經過長期的上台訓練,才能讓自己更有條理的說出,口語表達的三大重點:言中有物,言中有理,言中有趣。投入才能深入,使我們的人生更精采,生活更豐碩,「成長看的見,學習是關鍵」。
丁志文編著,原文「口語表達」發表於 新北市口才訓練協進會 第三屆會刊 98.11.28
- Feb 09 Sat 2008 22:30
學聽話的藝術
最近在學「聽話」,學了才知道自己有多「不聽話」,才知道「聽話」有多重要。
願意與大家分享。先講自己的「不聽話」。如果把「不聽話」的症狀分為五級,我一定是第五級,也就是「好為人師」級。
病症如下:
一、別人還沒開口,我就知道他想說什麼。
二、如果是熟人在說話,三分鐘我就請他「說重點」,五分鐘就問他「結論是」。
三、如果說話的是長輩或「貴人」,我只好耐住性子假裝聽,但肚子裡意見一大堆,還得控制表情以免被發現。
四、我偶爾會認真聽別人在說什麼,目的是為自己接下來「發表高見」找題目。
五、如果場合由我主控,別人說話時我經常打斷、插嘴或接話。
總而言之,我只聽自己想聽的,而且隨著自己閱歷豐富、見多識廣後,能值得我一聽的「人」或「話」,當然就越來越少,少到幾近於零,等於把「聽話」這件事,變得日漸與我無關。其結果,是多數人除了必須「請教」我以外,不會把心裡的事告訴我,少數人(我無法阻止的)則日復一日在我耳邊嘮叨著同樣的事。
這症狀嚴重罷!更嚴重的是,我居然渾然不覺,還自認「不聽有理」,怪那些說話不值得我聽的人,說得不夠精簡、不夠精彩、不夠明理、不夠深度…。
開始學「聽話」以後,才知道自己過去的人生有多糟,不僅看不見別人在做的事,感受不到別人的心境,更不可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,基本上等於沒有「和人在一起」,只活在自己的知見之中,完全沒有「活在當下」的感受,生命也因此不再前進。
簡單說,「不聽話」和缺乏同理心、目中無人,是可以畫上等號的。不聽話,就是只用腦袋在活,沒有用心在活。不聽話的人,心中只有我,沒有人,一定會活得很累。
我怎麼學聽話呢?只有一句口訣,就是:用心聽!當別人在說話時,練習不插嘴、不妄斷、不「心不在焉」,把別人說的每一句話,結結實實給聽進去。因此,會「聽話」後,才能說對話。
表達力:有效傳達、促成改變。
願意與大家分享。先講自己的「不聽話」。如果把「不聽話」的症狀分為五級,我一定是第五級,也就是「好為人師」級。
病症如下:
一、別人還沒開口,我就知道他想說什麼。
二、如果是熟人在說話,三分鐘我就請他「說重點」,五分鐘就問他「結論是」。
三、如果說話的是長輩或「貴人」,我只好耐住性子假裝聽,但肚子裡意見一大堆,還得控制表情以免被發現。
四、我偶爾會認真聽別人在說什麼,目的是為自己接下來「發表高見」找題目。
五、如果場合由我主控,別人說話時我經常打斷、插嘴或接話。
總而言之,我只聽自己想聽的,而且隨著自己閱歷豐富、見多識廣後,能值得我一聽的「人」或「話」,當然就越來越少,少到幾近於零,等於把「聽話」這件事,變得日漸與我無關。其結果,是多數人除了必須「請教」我以外,不會把心裡的事告訴我,少數人(我無法阻止的)則日復一日在我耳邊嘮叨著同樣的事。
這症狀嚴重罷!更嚴重的是,我居然渾然不覺,還自認「不聽有理」,怪那些說話不值得我聽的人,說得不夠精簡、不夠精彩、不夠明理、不夠深度…。
開始學「聽話」以後,才知道自己過去的人生有多糟,不僅看不見別人在做的事,感受不到別人的心境,更不可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,基本上等於沒有「和人在一起」,只活在自己的知見之中,完全沒有「活在當下」的感受,生命也因此不再前進。
簡單說,「不聽話」和缺乏同理心、目中無人,是可以畫上等號的。不聽話,就是只用腦袋在活,沒有用心在活。不聽話的人,心中只有我,沒有人,一定會活得很累。
我怎麼學聽話呢?只有一句口訣,就是:用心聽!當別人在說話時,練習不插嘴、不妄斷、不「心不在焉」,把別人說的每一句話,結結實實給聽進去。因此,會「聽話」後,才能說對話。
表達力:有效傳達、促成改變。
- Feb 07 Wed 2007 00:00
說話的加減法
少說抱怨的話,多說寬容的話;
(抱怨帶來記恨,寬容乃是智慧)。
少說諷刺的話,多說尊重的話;
(諷刺顯得輕視,尊重增加瞭解)。
少說拒絕的話,多說關懷的話;
(拒絕形成對立,關懷獲得友誼)。
少說命令的話,多說商量的話;
(命令指示接受,商量才是領導)。
少說批評的話,多說鼓勵的話;
(批評造成隔閡,鼓勵激發潛能)。
- Oct 07 Sat 2006 23:30
口語表達的關鍵原則
- Sep 19 Tue 2006 22:30
口才訓練之學習加練習
台上三分鐘,台下十年功。
意謂看似簡單,但事前準備。
從不會到會,要靠學習;
從會到熟練,要靠練習;
從熟練到頂尖,要靠不斷的學習加練習。
不要羨慕別人,趕快準備,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你。
說 好話:口生如蓮花,出口即成章。
話 說好:講話有技巧,言語多藝術。
好 說話:狀況沒關係,大事化小事。
說好話、話說好、好話說
抄 →→ 操 →→ 超
模仿 → 操練 → 超越
練習:『沒有魔術,只有次數;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!』。
簡報表達力:有效傳達、促成改變。
註:練說話[台語]的精神。學習說話、訓練口才。丁志文 於 達言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