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提起溝通,經常人們以為,這有甚麼難? 只要會講話,大家都可以溝通。

 就算不懂英文,一個小學生也可以憑一些肢體語言和外國觀光客交流;就算天生聾啞,也可以依靠手語或書寫,達到兩人基礎互動。

 

溝通,有甚麼難?

    然而,就是因為這樣的錯誤認知,讓很多人在職場上吃虧,如果是被公然拒絕那比較明確,最怕的就是吃了「悶虧」被排擠了,都還不知道原因。究源頭,可能就是一開始自己講話傷到人,自己都不知道。

    要先釐清一件事,甚麼叫「溝通?

    溝通就是要表達自己的立場,讓自己的訴求成功嗎? 碰到對方專業比自己差,或者對方比較不善言詞,是否就代表自己的溝通就一定「佔上風」?

    話說回來,所謂溝通,有所謂「佔上風」這回事? 如果雙方是在辯論,那當然可以「占上風」,但溝通等於辯論嗎?

 

       很重要的一個觀念:與人交流,是要「做對」,不是「作對」。

       道理簡單,但許多人卻不一定做得到。

       舉個例子。有甲乙兩個業務員,負責銷售某型新發明的智能洗衣機。他們分別拜訪兩戶人家,結果當他們辛苦的講解完設備的功能,也分別被兩戶屋主嗆聲質疑。屋主們表示這台機器不實用,不如傳統的洗衣方式好。

 

這時候正確的溝通是甚麼?是要「做對」? 還是「作對」?

   a. 作對?

      聽到來自屋主的嗆聲,甲業務員於是據理力爭,和屋主爭鋒相對的辯論,針對屋主指出的缺點,甲業務員一一的辯白。他用很專業、很自信的語氣,指出屋主的錯誤,矯正屋主的觀念。並且他很洋洋得意,因為屋主最後似乎被他辯到無話可說了。但辯論贏了,訂單得到了嗎? 並沒有。屋主最後禮貌地,說聲再研究看看,但實際上已經下逐客令。之後,甲業務繼續拜訪很多客戶,一整天下來,一台機器都沒賣出去。

    b. 做對?

    相較於甲業務的作法。乙業務一開始也是被嗆聲,說機器種種的不好。乙業務畢恭畢敬的回答:「唉呀!你真是專業。我很少看到那麼懂衣服的人,難怪看你的氣質就是智慧的樣子。」屋主被捧得飄飄欲仙,接著乙業務反過來請教屋主,他平常怎麼洗衣,邊聽著屋主怎麼說,邊認真的點頭。之後,屋主也承認,的確傳統的洗衣方式也不是那麼方便。這時候乙業務適時切入「對啊!你這方面專業,如果可以再加上一台好機器,相信可以讓你家的衣服洗得更乾淨,也讓你做事更方便。」整個過程,乙業務雖然擺出低姿態,甚至自己產品被罵也沒多做辯駁,但最終他機器賣出去了。後來也因為屋主,幫他介紹鄰居,結果一整天下來,他光在同一街就賣出多台機器。

 

    以本例而言,乙業務做到溝通了,因為他達到了他的目的。畢竟溝通只是一個過程,若結果沒達成,過程誰輸誰贏就不重要了。乙業務成功銷售產品,他「做對」了,相反地。甲業務明明專業,又很保護自家產品表示對公司的負責,並且他也夠勤勞,一家家拜訪了客戶,最終卻一台都沒賣出去。因為他和客戶處在「作對」的狀態,結果就無法把事情「做對」。

    也許人們會好奇,只是表達自己意見,為何就是「作對」? 這就是人們經常以來的迷思,以為溝通就是把「自以為是」對的事情傳達。

arrow
arrow

  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