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孔子曾說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

這句話傳達了,許多人明明不懂卻要裝懂,還不如知道的部分就說知道,不知道的部分誠實的說不知道,這樣老師才懂得該如何傳授。

    然而現實生活中,畢竟不是校園。於是就有很多溝通模式,有的人「自以為知道,其實不知道」;有的人「知道自己不知道,但硬要假裝他知道」;還有的人「明明自己知道,卻為了某些原因要說不知道」。當不同的人處在同一環境時,例如家庭或職場,那麼就會產生溝通問題

    為何男女朋友會吵架? 為何夫妻失和? 為何有辦公室紛爭? 範圍擴大來看,為何社會上會有那麼多的爭執? 歸根究底,就是溝通出問題。但說,誰對誰錯呢? 就好比前面的案例,甲乙業務都懂自己的產品,但介紹的方式不同,誰對誰錯呢?

    所以溝通,絕不是把「自認為對的事情」傳達就好。

    原因有以下幾點:

    1) 可能,你說得對的,但對方也沒有錯。

    因為是站在不同角度來看事情。就好像養狗很好,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,但他說,養狗會吵到鄰居,並且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。這件事沒有誰對誰錯,因為等於是在講一件事的不同面向。

    2) 可能你說的事情有部分對有部分錯,對方也是如此

    最典型的例子,瞎子摸象。一個人摸到象腿,說象就像個樹幹,一個人摸到象尾,說象就像個繩子。兩人都只是摸到真相的一部份。這時候再怎麼吵下去,也永遠沒結果。

    3) 可能你說的事情對,但對方對你的解釋不同

    例如你說你的企劃案,被某個廣告大師拿去看了,被大幅修改送回來,你原意是想表達自己的東西,非常受看中,連大師都拿去看了。但對方只聽懂你的東西被修改了,表示你的東西是錯誤的。因此他對你的能力大打折扣。

    4) 可能你說的事情對了,但這不是對方關心的重點

    這種情形是最常見的。好比一個男孩穿著帥氣的西裝,帶著新認識的女孩,以很專業的口吻,跟她導覽這個城市的文化,男孩以為女孩一定會被自己的風采迷倒。但女孩心中想的卻是,這男孩好自私,都不關心我走路累不累,有沒有肚子餓?

    以上只是幾個例子,事實上,溝通的排列組合還有很多,而人與人間的不愉快。包括情侶會成為怨偶,認真的員工老是得不到上司賞識,很多時候都是出在溝通。特別是自以為自己沒問題,這時候才是最大的問題。因為往往是因為這種態度,讓對方覺得「再溝通也沒意義」了,最終造成分手或不歡而散的下場。

    但你錯了嗎? 是的,你錯了,但錯的不一定是溝通的內容,而是溝通的方式。

    所以溝通,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。不是口才好的人才能溝通,有時候口才越好反倒越不懂得自我反省;也不是所謂「得理」的人就可以溝通,很多時候「得理不饒人」者會讓人厭惡。

    虛心承認自己溝通仍需要學習,才是開展好的人際關係重要的關鍵。

arrow
arrow

  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